中國共產黨煙臺100個歷史人物 | 袁時若

來源:膠東在線  2021-11-29 11:47:56
A+A- |舉報糾錯

  袁時若(1910—1939),原名袁照高,入伍后改名阮志剛,山東臨沂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因去費縣開展農民運動遭通緝,與黨失去了聯(lián)系。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外語系(中途曾休學一年)。1935年冬,在北平參加了一二·九運動,并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6年夏,大學畢業(yè)后,受聘到威海衛(wèi)公立中學擔任初三和高中部的英語教師,教學成績優(yōu)異,并經(jīng)常向學生們宣傳抗日愛國思想,在學生中享有威望。

  1937年11月,為紀念一二·九運動兩周年,袁時若和趙野民等人直接領導學生開展了一次走向社會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引起了強烈反響。12月25日,袁時若擔任“民先”威海衛(wèi)地方隊部隊長。1938年1月初,袁時若由孫明光介紹重新入黨,并擔任威海衛(wèi)特別黨支部宣傳委員。1938年1月15日,中共膠東特委成功地領導了威海人民抗日武裝起義。袁時若帶領部分“民先”隊員參加了起義,并跟隨起義部隊轉移到文榮威邊區(qū)一帶活動。2月13日,袁時若又隨“三軍”參加攻克牟平縣城和雷神廟戰(zhàn)斗,經(jīng)受了鍛煉和考驗。不久,被調到膠東抗日軍政學校當教員,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jīng)濟學等課程。是年8月,袁時若擔任膠東文化聯(lián)合(出版)社編委會委員。9月9日,膠東文化界救國協(xié)會(簡稱膠東文協(xié))成立,他又當選為膠東文協(xié)常委和綜合性雜志《文化防線》主編,后又兼任哲學研究會主任。他對哲學的研究很深,經(jīng)常撰寫理論性文章,對在膠東地區(qū)普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宣傳唯物史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膠東根據(jù)地的文化界、教育界有很高聲望。1939年2月,袁時若擔任《大眾報》社第三任社長兼總編輯,出色地完成了《大眾報》的連續(xù)出版工作。他還親自和電臺的同志一起,刻苦鉆研,自行試制收發(fā)報機,晝夜尋找新華社的訊號,終于在1939年11月收到黨中央的喉舌——新華通訊社的消息,接通了與黨中央的聯(lián)系。1939年12月10日拂曉,《大眾報》社和膠東區(qū)黨委黨校合編為一個大隊,在緊急行軍轉移時,在招遠、掖縣交界的三元鄉(xiāng)河南村與敵軍遭遇,被敵包圍。在危急的時刻,袁時若和黨校校長李辰之沉著應戰(zhàn),緊急組織和指揮警衛(wèi)連和所有有武器的人員分頭帶領大家突圍,突圍中不幸胸部中彈,光榮犧牲。(資料提供:中共煙臺市委黨史研究院)

初審:時聞
復審:王大鵬
終審:孫玲姿
新聞爆料:QQ群 41885496  熱線 8200999

相關新聞
下載煙海e家
評論

映像膠東更多
視聽中心更多

煙海e家   簡介:提供新聞資訊、黨務政務、民生服務、身邊互動等服務。

煙臺公交客戶端   簡介:隨時隨地查詢公交運行位置,到點準時來接你,等車不再干著急。

膠東在線版權所有

網(wǎng)站簡介網(wǎng)站地址標識說明廣告服務聯(lián)系方式法律聲明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